- 2025
- 2024
- 2023
- 2022
- 2021
- 2020
- 2019
- Jan
- Feb
- Mar
- Apr
仲量聯行表示,獲委任為聯合獨家代理,以招標形式放售位於澳門路環聯生填海區地段1石排灣馬路的十三酒店,截標日期為5月19日。
十三酒店為樓高22層的豪華酒店,總樓面面積約944993方呎,設有199間客房;其中,196間為奢華客房,面積1800至5000方呎,其餘3間為面積高達1萬方呎的超豪華別墅型套房,每間套房均附設專屬電梯直達房間的私人電梯大堂。酒店設有健身中心和水療等休閒設施,以及可容納150輛汽車及40輛電單車的寬敞停車場。
仲量聯行澳門資深董事黃嘉良表示,目前,酒店由仲量聯行擔任物業管理,酒店營運牌照已獲延續,部分內部設施亦已恢復運作,經營狀況全面向好。項目四周交通網絡完善,鄰近的輕軌站已於去年底通車,僅3分鐘車程距離,使項目極具升值潛力。是次全幢放售更屬市場罕有難求,相信將備受買家及投資者青睞。
據了解,上述酒店前稱路易十三酒店,由2023年初已被港交取消上市地位的南岸集團(00577)持有,在2018年8月尾低調開業,但沒有博彩設施,入住率長期不足,持有該項目公司,已於2022年提出自願清盤。酒店曾於去年3月招標出售,當時市值約24億元。
來源:信報
仲量聯行的《香港地產市場觀察》報告指出,整體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於2月錄得淨吸納量後,3月錄得負吸納量6.31萬方呎,主要原因是先前企業辦公樓整合和搬遷活動後,令大量樓面重回市場。空置率按月增加0.4個百分點,至13.7%。
然而,上月主要商業區空置率仍相對穩定。中環和港島東的空置率保持平穩,而灣仔/銅鑼灣和尖沙咀的空置率有所改善,分別下降0.1和0.6個百分點。相比之下,九龍東的空置率因新項目 - 九龍灣的THE CENDAS竣工而上升至21.3%
仲量聯行港島商業部主管郭禮言(Sam Gourlay)表示,整體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升至13.7%的主要原因是存量調整。事實上,商廈租賃交投仍然活躍,教育機構為金融及金融相關行業以外另一活躍市場的租戶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東華學院葵興校舍(KHC)在位於葵興的九龍貿易中心A座租用了一層建築面積達2.15萬方呎的空間,從同項目B座擴充。
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,3月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持續下跌,按月輕微下降0.6%。中環和灣仔/銅鑼灣的租金分別輕微下跌0.2%和0.4%。同時,港島東錄得最顯著跌幅,租金回落1.2%。九龍東租金亦下降0.2%。
來源:信報
美聯工商表示,荃灣有線電視大樓高層12室,連租約放售,建築面積約2681方呎,意向售價逾1000萬元,呎價約3800元。現有租約將於2026年1月屆滿。
該行指出,上述單位配備現成寫字樓裝修,擁開揚海景;樓底高達11呎6吋,負重達150磅,空間實用性高。
另外,大廈設有8部載客升降機及12部含貨台的載貨升降機,可容納40呎長貨櫃,用戶上落貨物極為方便,盡顯物流優勢。
蕭氏續指,大廈位處荃灣核心商業區,毗連多條主要幹道如荃灣路、沙咀道與青山公路荃灣段等;大廈鄰近荃灣西站約9分鐘步程,同時設有穿梭巴士往返荃灣港鐵站,交通網絡可謂相當完善及成熟。生活配套方面,周邊特色食肆、銀行及各式民生設施一應俱全,人流暢旺,令單位更具投資收租價值。
來源:信報
美聯工商表示,新蒲崗六合工業大廈中層單位,建築面積約10723方呎,意向呎價約4200元,涉資約4503.66萬元,加配2個車位。
該行指出,上述單位內部裝修為半倉半寫字樓,可以同時滿足有倉儲及寫字樓需要的商戶。單位正處於部分交吉或快將交吉的狀態,而各單位採用獨立式冷氣系統。
大廈設有貨台並共有10部電梯,當中2部為客梯,其餘8部為貨梯。
來源:信報
美聯商業表示,佐敦廟街227號植麗素商業中心全幢,地盤面積約739方呎,總樓面面積約4907方呎,業主現叫價4180萬元,連地舖平均呎價約8500元,業主亦表示有議價空間。
該行指出,上述全幢物業共有六層單位及天台,目前除5樓為業主自用單位外,其餘全部出租。物業亦極具重建價值;加上近年來非本地學生數量不斷增長,對學生宿舍或共居項目的需求上升,若日後將物業拆卸重建為精品酒店或學生宿舍用途,料可獲得更高效益。
來源:信報
本港3月商舖租賃市場回暖。據中原(工商舖)統計,上月商舖市場共錄得約344宗租務成交,涉及金額共約3,505萬港元,較2月上升約12.8%及約38.8%。
該行商舖租賃部何潔釵表示,資料顯示,3月舖位租務交投上升,惟較去年同期則跌約5.8%,成交金額按年則漲約1.4%。月内錄得一宗矚目租務成交尖沙咀亞士厘道7號裕華國際大廈1至3樓,面積約26,836方呎,舊租為美國體育用品及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,新近由日本美妝旗艦店進駐,成交月租約80萬元,平均呎租約30元,較高峰期下跌逾五成。
空置率方面,何指出,整體空置率按年均錄得改善。其中,尖沙咀最新錄得的舖位空置率約6.15%,按年明顯減少約2.72個百分點,按月亦下跌約0.02個百分點;中環錄得約6.96%,按年亦下跌約1.35個百分點,按月則漲約0.05個百分點。此外,銅鑼灣及旺角空置率按年分別減少約0.21個百分點及0.28個百分點,按月則升約0.05及0.02個百分點,
她分析,受惠香港經濟氛圍改善,加上啟德體育園於3月正式開幕,多項國際盛事如七人欖球賽等相繼舉行,帶動旅客及消費增長。同時,有部分商戶亦轉型引入餐飲及體驗式零售消費,成功吸引更多客源,推動租務成交上升。
何預測,隨着4月復活節假期及更多盛事效應顯現,商舖租務成交可望企穩。中環及尖沙咀空置率改善顯著,反映核心區舖位吸引力增強,配合政府政策支持,具實力的商戶或加快進駐,進一步帶動零售市道復甦。
來源:Money18
中原(工商舖)商舖部表示,荃灣國際企業中心3期地下G01號及G02號相連地舖,以連租約形式放售,意向價共約4910萬元,可一併或獨立出售。
其中,G01號舖位,面積約1519方呎,以呎價約17445元出售,涉資約2650萬元,現時由西式餐飲食肆以每月約12萬元租用;相鄰的G02號,面積約1310方呎,意向價約2260萬元,呎價約17251元,租客為美式餐廳,月租約10.4萬元。
該行指出,上述2個舖位屬該地段罕有的地舖契,可塑性甚高,除可作餐飲外,亦適合零售、銀行業務、AI或車行陳列室、醫療美容及診所等。
來源:信報
港島半山罕有相連豪宅推出市場放售。中半山富滙豪庭1座26樓A及B室相連戶,承銀主命以意向價約1.9億港元推出市場公開招標,呎價約50,829元。據了解,該物業原由已辭任高銀金融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、近年陷入財困的潘蘇通持有作自用。
該銀主物業由美聯物業獨家代理,該公司楊宜貞表示,是次標售單位實用面積約3,738方呎,項目將於2025年5月7日(星期三)截標。她又指出,中半山大宅項目稀缺,是次標售單位屬屋苑內罕有交吉放盤,客廳設弧形落地玻璃窗設計,擁維港景色,項目位處港島傳統豪宅地段,前往金鐘、中環等商業核心區均十分方便。
資料顯示,上述銀主單位原業主於2008年以1.2億元買入。另外,富滙豪庭去年錄得成交,為2座兩個中層相連戶,面積相同,分別以1.3億及1.6億元易手。
來源:Money18
3月本港甲級商廈市場呈「價量齊升」跡象。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指,據該行數據顯示,上月錄得12宗指標甲廈成交,較2月僅1宗顯著反彈,期內成交金額約5.54億港元,按月更急升約2.26倍。至於指標甲廈售價同步按月升約2.1%,連升兩個月。
投資市場方面,去年甲級寫字樓業主為加快沽售物業,願意劈價以吸引買家,導致甲廈售價大幅回調。不過,近期甲廈交投回暖,而價格也未有大幅回落,反映市場經過調整後,目前售價已經跌至非常低殘水平,業主再度減價的空間有限。同時售價水平低企,亦吸引不少買家趁低入市。例如在3月,金鐘遠東金融中心中層以及灣仔海港中心中層物業分別錄得成交,平均成交呎價約15,000至16,000港元左右,重回2014至2016年的水平。
商廈租售價大幅回調,促使不少金融企業重新進駐。中信里昂證券以月租約133.6萬元租用金鐘太古廣場1座低層全層樓面;恒基地產(00012)旗下中環The Henderson繼續錄得租戶進駐,美國私募股權公司General Atlantic以月租約72萬元承租該廈中層單位。此外,紀惠集團亦將金鐘遠東金融中心39樓全層物業,以1.94億元售予中誠信集團,該公司為一間中資背景的信用評級機構。
李指出,4月貿易戰持續升級,對物業市場的影響將會陸續反映,相信物業投資者將對後市採取觀望態度。另外,由於核心區甲廈售價正徘徊低位,而物業的質素較其他區域為高,故甲廈售價大幅回調機會不大。用家亦願意趁低入市買入物業自用,預期第二季整體商廈交投量將維持平穩,與第一季相若。
來源:Money18
【明報專訊】港交所(0388)旗下LME(倫敦金屬交易所)批出本港首批4個認可交收倉庫,分別位處元朗流浮山、青衣及西九龍(見圖),可存放銅、原鋁、鋁合金、鎳、鋅、錫及鉛等多種基本金屬,3個月內可收貨。倉庫營運商分別為GKE、PGS(East Asia) Pte. Ltd及Henry Diaper & Co. Ltd。3家營運商在港的合作伙伴分別為華潤物流旗下潤發倉、豐豪供應鏈(香港)及中國外運(香港)倉儲。
明報記者
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對LME批准首批認可倉庫表示歡迎,並謂有關決定可進一步推動本港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,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、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。他說,政府了解有其他業者正申請成為LME許可倉庫,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會繼續與相關業者保持溝通,並就技術事宜提供適當協助。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亦對LME落實在港設立首批認可倉表示歡迎,她說在倉庫運營商、倉庫業主及金屬行業的大力支持下,這些倉儲設施將把LME的全球網絡延伸至香港,這將有助於培育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,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。
陳翊庭:推動發展商品交易中心
其中獲批在港營運兩個LME交收倉庫的營運商GKE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,他們在港的倉庫將於正式獲准後3個月,即7月15日起正式付貨營運,但在可見未來幾個月,商品已經可以入倉。GKE並稱,現有倉庫營運約2萬平方米,若生意可以擴充,他們會進一步增加倉庫的面積。他們會嚴格符合LME的要求,並且會保持長期有效營運,在港及其他的LME付貨點,既會遵守同一套規則及要求,亦期望會為香港的金融及物流行業帶來更大的活力。
GKE:7月中正式付貨營運
財政司長陳茂波去年在《財政預算案》內,已提出支持LME在港設交收倉,今年1月LME認可香港符合設倉的要求。翻查LME去年7月發布的批准付運點政策,要求符合其工作要求的設施,每個貨倉最少有3個可供運作的泊位,最少水深11米,可供每周5天、每天最少營運8小時。內陸據點則會按個案審批,要求要位處可供量載運輸的貿易要道、具備鐵路及駁船連接出口港,以及每日可透過鐵路及駁船支持下全天候運作處理最少4500噸容量的能力。
LME全球33地點設交收倉
此外,根據LME最新數據顯示,現時在全球33個地點設有逾450個交收倉。截至今年3月份,LME指定的全球交收倉庫面積約328.79萬平方米,亞洲包括星、馬、日、韓、台灣、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7地共佔173.27萬平方米,當中以韓國釜山為全球LME的交收倉中佔最大,面積達52萬平方米。
來源:明報